2017.04.01一週新聞集錦:SpaceX成功發射回收再利用的火箭,創下人類史上首次記錄

先來看看國際大廠的新服務與業務變動。
1.Uber 宣佈退出丹麥!新法要求出租車必裝計程錶(原文點此)
2.Uber全球爭議大 歐亞多國禁營運(原文點此)
Uber宣佈,由於丹麥政府新法案規定出租車輛需安裝計程器、監控攝影機、座椅感應器...等設備,而旗下車輛多數不符合規定,因此暫時停止丹麥地區的營運。
編按:
叫車軟體Uber近年來,在美國發展的不錯,不過在德國、法國、丹麥、香港、日本、台灣...等地,由於無法符合法規,而遭到罰款或停止營運,擴張受阻。

3.客人一多就應付不來!Amazon Go 同時追蹤人數待突破(原文點此)
Amazon旗下全自動購物店Amazon Go因無法支援20人以上同時購物,宣佈延後開放對外營運。
編按:
消費者在Amazon Go購物時,只需在出店門前刷QR code即可完成結帳,所拿的商品則是利用感應器、視覺辨識、深度學習...等技術自動判別。

4.Panasonic Lumix 相機部門解體重組,後續可能只會剩貼牌產品(原文點此)
5.清算「賠錢貨」,Panasonic 將裁撤數位相機、光碟等部門,重整虧損事業(原文點此)
日本電子大廠Panasonic宣佈重整數位相機、商業用電訊機房總機系統、光碟...等部門,未來這些業務可能會大幅縮減並併入其他部門。
編按:
Panasonic曾因電漿電視產生巨大虧損而於2013年進行業務重整以重拾獲利,不過最近又陷入獲利停滯的狀況,因而再度進行重整。 重整後,其家電業務比例將降至1/3,其他主力收入則有:汽車零件、工廠設備、住宅、老人看護...等。

6.Apple Pay 上線了,銀行大方回饋綁果粉(原文點此)
7.Apple Pay 中的 Token 到底是什麼?Visa 用一張圖告訴你(原文點此)
8.Apple Pay在台灣發展的三個挑戰(原文點此)
Apple行動支付Apple Pay於台灣上線,首波支援銀行有:國泰世華、中國信託、玉山、富邦、台新、渣打、聯邦,7家,各家銀行也推出相關優惠來推廣該服務。
編按:
Apple Pay可在實體商家、購物網站、App內購物...等地使用。 持卡人須先以手機綁定信用卡,付費時於行動裝置上的Touch ID按鈕上進行指紋辨識付款(實體商店需再經感應刷卡機感應付款),即可完成付款;實體商家端需安裝感應式刷卡機。 由於Apple Pay付款時不是傳送信用卡號,而是傳送對應的token碼,卡號遭竊的風險大大降低,不過實體商家端感應式刷卡機的普及率未達3成,是一大缺點。

接下來看看中國的新聞。
9.紫光備妥逾 200 億美元銀彈,晶片產能過剩隱憂浮現?(原文點此)
中國紫光集團在中國一三五計畫(2016年~2020年的五年計畫)中取得1500億人民幣的融資額度,將全力發展半導體、IC設計產業。

最後來看看美國企業家Elon Musk旗下公司的新聞。
10.投資生化人!伊隆・馬斯克成立 Neuralink,要把你的腦接上AI(原文點此)
11.《攻殻機動隊》成真,馬斯克的下一步:將電腦與人腦「連線升級」(原文點此)
Elon Musk宣布成立新公司Neuralink,致力於Neural Lace(神經織網)技術的開發。 Neural Lace技術是透過植入大腦的微電極連接外部運算設備,希望以此讓大腦獲取外部運算設備的能力。

12.騰訊投資 17.8 億美元成特斯拉第五大股東(原文點此)
13.特斯拉自駕車負責人跳槽 NVIDIA,下一代自動駕駛系統不知道要等多久(原文點此)
14.員工爆料:Tesla 陷入時薪 21 美元過低、加班過量危機!(原文點此)
中國網路公司騰訊科技投資Tesla汽車17.8億美元,取得5%股份,成為第5大股東。
編按:
Tesla的工作環境較為高壓,加上近2年為了2017年底前量產低價電動車款Model 3,更是卯足全力,導致高階主管流動率高,而基層員工也陷入了工時過長的情形。

15.太空旅行近了!SpaceX 可回收火箭成功發射,航太成本大降(原文點此)
16.SpaceX 不會寂寞太久,貝佐斯的「藍色起源」火箭引擎完工SpaceX 不會寂寞太久,貝佐斯的「藍色起源」火箭引擎完工(原文點此)
美國太空運輸科技公司SpaceX成功發射回收再利用的獵鷹 9 號火箭,創下人類史上首次紀錄。 未來火箭發射的成本可望降低。
編按:
(a)一般而言,火箭都是採多節結構,發射時自底部燃料節開始依序使用,待燃料用盡後就將該節拋棄以減少重量。 這類的火箭每次都須重新打造全新的發動機與燃料設施,因此成本居高不下。 回收火箭技術可使發射火箭的成本由每次16億美元大幅降至每次0.6億美元左右。
(b)SpaceX的競爭對手Blue Origin(Amazon創辦人Jeff Bezos的公司)近期也宣布完成可回收火箭的發動機,未來可望加入太空運輸科技的市場當中。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