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地點: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
地址: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
電話:(06)3568889
常設展開放時間:
週二~週日:早上09:00~下午05:00(入館只到下午04:30)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nmth.gov.tw/
旅遊日期:2012年07月
台灣歷史博物館(官方簡稱為臺史博)位於台南市安南區,建館處特別選在十七世紀貿易興盛的古臺江內海,深具歷史意義。 主展館長85公尺,寬40公尺,相鄰的則大片草皮覆蓋的台灣歷史公園,整個園區佔地廣袤,約為二十公頃。 該館於2011年10月開館,是一家非常新的博物館,開放第一年免費參觀(至2012年10月28日)。 欲知詳細的交通資訊,展覽資訊,與內部地圖可至官網查詢。
車子到達臺史博後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光電雲牆,他是由1755塊面板(其中有1350塊太陽能面板)組成,並排列出該館的英文名稱,十分顯眼。
▼光電雲牆

我們是從側邊的停車場進入臺史博,所以光電雲牆那邊就沒有特別去逛。
▼臺史博-照片右側即為光電雲牆的位置

▼牽手橋-位於一旁的台灣歷史公園。

▼建築一隅-建築可以看到很多力學的結構,個人還滿喜歡觀賞這種大型結構。

▼領號碼牌處-我們2點多到的,可能是颱風的關係,外面沒排什麼人。

▼參觀券領取須知

我們參觀的是位於二樓的常設展,館方建議的參觀時間為60分鐘。 當天在館中很隨興的慢慢逛(包含三樓的展覽),大概花了120分鐘,如果很仔細的看的話我覺得至少要半天才夠。
▼前往二樓的常設展中

常設展以台灣史為主題,照年代分成「斯土斯民-臺灣的故事」、「早期的居民」、「異文化相遇」、「唐山過臺灣」、「地域社會與多元文化」、「鉅變與新秩序」,以及「邁向多元民主社會」,7部分。 除了一般展覽品與文字解說之外,比較令人驚訝的是展館中竟然有大量大型的圖畫、人像,以及建築。
▼二樓俯視圖-這裡就可以看出展館中很多大型的展品。



接下來開始慢慢展覽吧! 以下的介紹參考自臺史博官網。
1.斯土斯民-臺灣的故事
這區介紹古台灣地理位置與形成,各式古地名,以及居民的遷徙。 我還滿喜歡這區的大型地圖。
▼斯土斯民-臺灣的故事



▼台灣古地名-鐵片可以翻開來查看介紹喔!

2.早期的居民
這區介紹的是史前時代以及原住民傳說。
▼早期的居民

3.異文化相遇
貿易一直在台灣史上佔有很大的地位。 這區呈現的主題是早期台灣的貿易以及原住民與外國人的相處。
▼異文化相遇

▼透過這個扇形裝置可以控制影片的播放喔,滿有趣的設計。


4.唐山過臺灣
這區的主題是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後,先民渡過黑水溝的艱困以及與原住民的互動。
▼唐山過臺灣


5.地域社會與多元文化
這區呈現的是17~19世紀時,台灣不同地區居民的生活。 裡面有一大群真人比例的陣頭,十分的搶眼。
▼地域社會與多元文化



▼搶孤

6.鉅變與新秩序
這區展示了日治時代台灣的建築,政治,與風土民情。
▼鉅變與新秩序




▼台灣首次選舉


7.邁向多元民主社會
最後一部分是國民政府統治台灣之後的政治衝突,經濟成長,與民主改革。
▼學運


▼學校懷舊


▼家庭就是工廠的時代

▼台灣高市佔率的產業-看到目前還停在主機板,實在是令人有點憂心。

除了七大部分之外,展覽的盡頭處還有一區「展望新世紀」。 這區以劇場放映小朋友寫的信,呈現出未來的一代希望台灣變成甚麼樣的面貌。 常設展到此結束。
最後分享一下三樓的"百年生活記憶特展"照片。
百年生活記憶特展
▼百年生活記憶特展


▼老相機好大一台

▼新台幣舊台幣換算表

▼愛國獎券

▼學生月票

▼麥當勞肯德基來了!

總評:
臺史博館藏很豐富,而且館內大型的展示建築與人物也是製作的十分用心,可以列入假日的新去處之一。 不過由於臺史博很明確地將展覽定位在歷史方面,因此缺乏其他領域的展覽,可以預見的是它對於不是那麼熱衷歷史的族群吸引力會比較小。
留言
張貼留言